热门搜索: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掌握各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基础,常用描述、分析、实验等方法了解疫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的基本 步骤有:制定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的目的,对象、范围、项 目、方法等,还应包括人、财、物的准备);实施调查;分析资 料并写出调查报告。由于人兽共患传染病自身的特点,流行病学调查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群发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一个持续过程。可表现为以局部地区较稳定流行疫情为特点的低度流行;也可表现 为人兽发病数短期内快速增加,在较小的局部范围呈点状暴发流 行;还可表现为疫病跨区发生和传播的大流行。区域性:人鼠兽共患传染病多是由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如伪狂犬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疫情监测畜间疫情监测人兽共患传染病畜间疫情监测是选择一定的样本,用规定的方法,对疫病分布情况进行检查,疫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分 为两个阶段:**阶段是发现疫病,采集样品,主动地进行监 测,确定疫情后进行归类;或对发病动物进行鉴别诊断,确诊疫情后进行分类。*二个阶段是预警预测阶段,?发现的疫情进行 统计分析,运用流行病学知识,发现和总结疾病流行规律。
人间疫情监测人间疫情是揭示动物人兽共患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方面,是动兽共患病与畜禽养殖场鼠害防控物疫情的重要显示器。各级医疗机构诊断出法定人兽共患传染病 要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各级疾控机构定期分析这些疫 情资料,通报给农业等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针对鼠疫、狂犬病等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设立监测点进行强化监测,如鼠间鼠 疫的变化情况、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的血清学变化情况和狂犬病 暴露后处置情况等。同时,定期收集畜牧兽医部门的疫情信息,用于人兽共患传染病的风险评估。鼠情监测畜禽场鼠害程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与鼠密度直接相关,定期 开展鼠情监测,使鼠密度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科学指导防治。疫源地监测疫源地监测是在动物和人间疫情监测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疾病的地理分布,即疫源地的消长、变化规律。人兽共患传染病 的疫源地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会消失,而有时候会扩大。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或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发生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可疑症状,或者发现人间重大人兽共患传染病 疫情而动物疫情不明情况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 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立即派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重大人兽 共患传染病疫情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告。